一、癥狀
病羔羊精神沉郁,體溫升高達41 ℃,食欲減退或廢絕,呼吸、脈搏加快;咳嗽,流淚,眼有膿性分泌物,流涎,流鼻,呈黏液或膿性;咽喉腫脹,下頜淋巴結腫脹;糞軟,部分病羊糞便帶有血液和黏液。瀕死時頭頸彎向一側、抽搐、窒息而死。病程1d,為最急性型。

二、剖檢變化
典型病變在肺,暗紅色,肺淤血、出血、水腫,間質增寬,中間葉及膈葉末端壞死;咽喉、氣管環黏膜出血;胸腔、心包積液;肝腫大,呈土色,邊緣黑色,膽囊腫大,膽汁稀??;腎腫大,質脆,包膜不易剝離,表面有出血點;全身淋巴結腫大,出血。其余臟器無明顯病變。
三、細菌學檢查
1、涂片染色鏡檢
取病變組織肺、肝、脾及淋巴結,觸片;取心包、胸腔積液,涂片;革蘭氏染色,鏡檢。均可見革蘭氏陽性球菌,多成對存在,有明顯的莢膜,兩菌體之間寬端相對,尖端相背。瑞特氏染色可見雙球狀,似瓜子,尖端向外排列的細菌。
2、細菌培養
無菌操作,將各病變組織及胸腔積液劃線于普通瓊脂平板和血液瓊脂平板,置于37 ℃溫箱中培養。24 h后,培養基上未見菌落形成;而血液培養基中形成明顯可見的菌落,灰白色、光滑透明、露珠樣。革蘭氏染色及瑞氏染色,形態與病變組織中細菌形態相同。
四、動物接種
將上述病料研磨,與生理鹽水以1∶5比例混和,離心取上清。接種于馬丁肉湯,培養24 h后取培養物皮下注射小鼠0.2 mL,2 d后死亡。剖檢病變同死亡羊病變,并從實質臟器中分離出與上述描述相同的細菌。
五、診斷
經臨床檢查、剖檢,細菌學檢查及動物接種試驗,確診為肺炎鏈球菌病。
六、治療方法
1、將病羊及時隔離。青霉素、鏈霉素、磺胺嘧啶鈉肌肉注射,每天2次,連用3 d,并結合維生素C、ATP、地塞米松及安乃近輔助治療。同時注意飲飼,飲水中加入多維電解質氨基酸混合飲水制劑。運用該方羊場病羔羊全部治愈。
2、應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免疫。羊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滅活苗,不論大小均皮下注射3 mL;3月齡以下羔羊第1次注射后14 d~21 d再注射1次,劑量相同。注射后14 d~21 d產生免疫力,免疫期半年。